【财新网】(记者 朱世耘)今年以来,包括汽车厂商高管换防,4S店库存深度已过50%荣枯线等现象背后,都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下降的“新常态”真的来了。近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(以下简称中汽协)秘书长董扬表示,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或为3%,而此前他一直坚持今年年初公布的7%的预测数字。
董扬将增速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压力较大,股市对现金流的影响及各地限购政策的影响。“今年汽车增长率是3%,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练好内功,政府加强管理,企业转型升级。”他向财新记者表示。
形势逼人,无论是厂商或经销商,都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手段应对现状。从2014年年底发端于豪华车品牌的厂商与经销商间的博弈延续至现在,包括宝马、奥迪、奔驰、捷豹路虎等品牌支付出数十亿的补贴“红包”,并下调二季度销售目标,对没有完成销售目标的经销商也给予补贴,加快返利速度等手段。但有业内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,目前各种手段难解经销商燃眉之急,更大的挑战将在下半年到来。
厂商日子也不好过,除了一轮轮的“官方降价”促销,已经有公司开始人事调整。7月初,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换人,原总经理胡汉杰任在任仅1年5个月,成为一汽大众任期短的销售总经理。分析认为背后有一汽董事长徐平上任后的“换防”目的,一汽大众惨淡的销售情况也是导火索。今年上半年,一汽-大众大众品牌累计销售新车54万辆,同比下降13.3%。
罗兰贝格汽车行业合伙人张君毅向财新记者表示,纵观2004、2008年等几次大的市场增速放缓的历史经验,任何促销措施都会失效,此时不如进行调整,做好内功等待市场恢复。在他看来,人事调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,“不能简单把卖的不好的问题归结为人的问题,要进有更大的耐心进行投资。”
对于未来,无论是董扬还是张君毅,都不约而同的看好MPV车型和豪华车市场的成长前景。董扬表示面对此次市场放缓,中国品牌仍保持了市场份额的增长,如长城、比亚迪等品牌已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,但他认为“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依赖于SUV。这种增长能不能持久是个问题”。
张君毅则表示,评价一款自主品牌SUV车型是否真的成功,取决于其是否正向开发,以及产量是否达到规模化,以保证未来成本上可以用平台共享生产模式抗衡竞争的冲击。“当SUV利润跟轿车利润差不多,再加上车型进入市场,本土SUV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?”他说。
张君毅同时表示,目前在本土品牌还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时,还需着力关注乃至扶持国产零部件产业,“只有出现国际的零部件公司,才能出现的整车企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