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风采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萍商讲堂

周其仁:界定分享经济的产权

点击数:1433 发表时间:2017-07-28

 分享经济带来很多研究的新问题,其中一个问题可能跟财产权有关系。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,我们需要引进一些概念。因为财产的权利安排,跟资源竞争性有关系。

    要从两个维度来讨论分享经济的产权问题,一个,私产和公产。一些资源是属于个人的,属于家庭的,属于某个团体的;还有一些资源的产权有排他性,在一个村庄排他,或者国家排他,或者全球排他,这是公共财产。

    还有另外一个概念,从法律角度不排他,如一些物品是共用品,大家一起使用,一起使用不影响它的价值就是共用品。

    从法律上把非共用品和共用品放在一起有四个象限:

    一类,法律上和技术上都排他的物品。比如说我的手机别人不能用,我不用的时候别人也不能用,因为有大量的私人信息在里头。

    第二类,法律上排他,技术上有可能不排他。比如,我的车,我不开车时,车是空着的,别人在技术上是可以用的,这就有共享的可能性。

    第三类,法律上不排他,技术上排他。比如,北京大学的校园。北京大学是公办大学,按道理说中国人都可以看,但是校园有一个容量,如果游客、家长带孩子进去参观,学校的教学、研究秩序就没有办法保证。公办大学门口设立一些障碍,如果想去的人太多,查证会延长,用这种方式来减缓大学校园的拥堵、拥挤。北京大学限定参观人数,属于技术上排他,有空间容纳的问题,过了临界点就不能进入校区参观。

    第四个,法律与技术都不排他。比如,维基百科,编一部百科大辞典要花多少钱?现在只要能上网都可以查。国内的百度百科,无数人贡献,不断往里加内容,所有人都可以分享,法律与技术都不排他。

    我们讨论分享经济财产权问题的时候要做区分,有两类排他性。一个基于历史、文化、传统的原因,法律上规定是谁的,但对其它人不具有排他性。还有一类讨论这个物品本身使用和消费上是否排他。

    如果用这个四维空间来讨论,跟分享经济有关的有两个重点。

    一个重点,一象限的物品由于技术的变革变成第二象限。这是分享经济的特点。比如这部车,没有车钥匙不能开,法律上是我买的车的一个所有权证。以前的情况是,别人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不开车,我不开却把它闲着,原因是想开的时候可以很方便。出现了可以转化物品象限的信息技术后,这个技术知道我的车什么时候不开,谁需要。同时,依赖技术形成一个信用系统,别人用这个车跟我一样在乎它,等到我会议结束后我的车依然能回到这里。利用这样的不排他性来进行交换,是所有分享经济的重点。

    当然,如何从一象限转向第二象限,是分享经济讨论得非常热烈的事情。比如,梳头发的梳子是可以共用的,我不用别人可以用,但这个价值太小了,不如每个人都买一把。

    第二个重点,很多法律和技术上本来不排他的东西,其实技术上是排他的。比如交通拥堵的问题,无论是滴滴、摩拜,过了一个临界点就变成了一个城市问题。如果共享太便宜、太方便,共享汽车会增加,自行车会增加,到一定临界点后,不排他的公共道路就会变成第三象限的东西。很多公共政策的辩论焦点就遇到这个问题。

    从逻辑上可以说,如果有共享的汽车就不需要买这么多车,这个逻辑需要经验的检验。北京大学属于全国人民,谁都可以来看,这个道理没有错,但是谁都来看的话就谁也看不成。

    对原来法律不排他的事情建立一些排他性的措施,比如,对参观北京大学设置一些障碍,增加一些麻烦;城市交通是公共的,但规定道路什么时候可以走,什么时候不可以走,都是将物品从第四象限往第三象限推。

    分享经济的难点是什么?共享资源被从第四象限往第三象限推,这就是公共政策讨论时面临的困难。一些原来法律和技术都不排他的东西变成法律不排他、技术上排他。比如摩拜单车,到了一定程度,就开始规范它停在什么地方,低于多少步不能骑它。

    现在大量讨论第四象限变成第三象限的物品,也有很多令人称赞的东西。但是这类物品发展太快,就会遇到瓶颈,遇到临界点,原来不排他现在非排他不可。这两个变动放在一起研究分享经济,这是重点和难点所在。


版权所有©江西省赣萍商会   技术支持:江西华邦LOGO黑.png

邮编 :330000   电话:0791-88680706     传真:0791-88119670   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北京西路104号(老省政府对面)如家酒店11楼 备案号:赣ICP备13005044号-1

come-here